繼政府開放中國來台觀光城市增加外,內政部昨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為了避免中國大陸資金在台炒房,將限制中國地區人民在台取得不動產集中度,同棟或同一社區建物總戶數上限
10%,並在今年 7 月 1 日實施。但不少網友在新聞下方留言表示:「為什麼要開放陸資來台灣買房地產?」、「你讓陸資買房的用意是什麼用意呢?」,雖然政府早已推出陸資來台購屋的相關規範,但先前已有「中國人士刷卡能購買預售屋」的漏洞、又或是陸資可以第三方來購買不動產的方式,實際上,政府就算想規範也規範不到。
據蘋果日報報導,自
2002 年開放陸資來台購置不動產至去年底止,陸資經內政部許可取得不動產共 181 件,其中自然人取得者 169 件,陸資公司、團體因業務需用取得者 12
件。
內政部指出為避免陸資來臺投機炒作不動產,自去年元旦起實施「大陸地區人民取得臺灣地區不動產採行總量管制的數額及執行方式」,限制每年大陸地區自然人取得土地
上限為 13 公頃、建物 400 戶,年度數額有剩餘者,不再留用。
同時為避免申請案過度集中,造成社會疑慮,據聯合報指出,內政部參考新加坡組屋給外國人比利上限,每鄰里整套租屋出租給外國人比例不能超過
8%、每棟組屋比例不能超過 11%規定,取得中間值來增定中國地區人民可取得總戶數的 10% 為上限,但若總戶數未達 10 戶,則仍可取得 1 戶。
雖然內政部的此項規範是為了避免陸資炒房,但據北美智權報指出,因陸資來台置產的限制多,若按照正常流程購買不動產,需受到所謂的「345
限制」:三年內不能買賣、持有台灣房地產一年最長只能住四個月、貸款最高五成。因此透過第三方來台買地,如第三國企業法人名義、雙重國籍,甚至是在台灣找親朋好友當人頭置產,就能規避這些繁雜的規範,並且據好房
News表示,央行先前也發現,有中國人士刷信用卡來購買預售屋,由於預售屋不在陸資來台的「345 限制」內,令不少人士憂心易產生漏洞。
此外,在中國,買房是不能買地的,並且中國官方規定持有者只能擁有 70
年的地上使用權,但是在台灣,卻是能夠獲得土地所有權,房價又相對便宜,這也是台灣房地產吸引陸客、陸資的主要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