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靖宇
某周刊做了一個房地產的專題,採訪了好幾個個案如何存房,仔細看完勾起我很多回憶,想當年我也是這樣白手起家,從1992年研究所畢業,從26K起薪,花了四、五年存第一桶金,到1998年買下第一間房,2005年決定以小換大,回首已走過二十多個年頭。
有好幾個個案跟我非常類似,第一位是林 先生,1990年踏入社會,在科技業服務,薪水比我這個學文科的高,三年儲蓄加投資存下一百萬,1993年以四百多萬在板橋買下二十七坪的房子,2005年因子女出生,賣掉第一間房,再貼了點錢,換大房子住。
另一位張 小姐,1996年開始工作存錢,兩年存了七、八十萬的買房基金,2000年看中南崁一戶四十三坪 的房子,總價四百三十萬,存款加上跟朋友借錢湊出頭期款買下,後來搬到台中,南崁房子以每月兩萬元出租,期間一直不停存錢,加上賣掉南崁的房子,賺了一百萬,2006年在台中以八百萬買下透天厝。
為什麼要提這幾個個案?包括趙姐本人在內,就在我回首一看的二十多年,我竟恭逢其盛的參與了薪資漲的比房價快的年代,也趕上了利率降的比薪水快的年代。
前者指的是1987年到1989年期間,新台幣升值,熱錢湧入,股市大漲,金融地產類股噴出,成年以來碰上的第一波房地產狂漲,台北市住宅成屋平均單價從1986年的十萬漲到1990年的二十三萬多,漲幅約1.3倍。
台灣平均每人GDP也就是國民平均所得,根據主計處資料顯示,1986年是4007美元,到了1990年成長到8124美元,漲幅是1.02倍。
這幾年人均所得雖然未趕上房價漲幅,但是房價從1990年之後到1998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有很長時間未再明顯攀升,北市平均單價在二十萬出頭震盪,反而人均所得一路上升,到1998年來到12598美元,與1990年相比,再成長了55%。
有些朋友在1987年至1994年這段時間內買房,的確也很辛苦,雖然有加薪,但是當時的利率是10%以上,房貸壓力很重,用絕對價格來比,所幸當時房價尚未飆漲,雙薪家庭拼命存,用力還,也都熬過來,而且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打擊景氣,利率慢慢開始降了。
2004年至2009年,也就是我提到利率降的比薪水快,進入了低利時代,利率正式見二字頭,這一切有當時的歷史背景,亞洲金融風暴,接著網路泡沫化、九一一恐怖攻擊到SARS,全球景氣低迷而引起降息風,游資充沛,緊接著造就了我這個年紀碰上的第二波房地產全盛時期。
可是低利階段的人均所得已經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SARS那年,也就是2003年,北市住宅成屋平均單價約二十萬,到了2008年已經是四十萬,整整漲了一倍,但同一期間的人均所得從13773美元成長至17154美元,漲幅只有24.5%。
換言之,把握到所得成長較快的時期努力存到錢,買到起家庴,看到利率開始降,趕緊換房,甚至再買第二間房,動作積極的五年級生,成為周刊專訪的人生勝利組。
現在30歲的年輕人,晚了我快二十年出生,大學畢業要進入職場的年份大概在2005年,距今也過了七年,這七年間人均所得從16051美元成長到20386美元,漲幅27%,不動產交易中心新聞資料卻看到北市平均成交單價從2006年初的29萬到2012年的56萬,漲了93%,利率環境仍低,年輕人已買不起房子。
可是二十多年來房價從十萬漲到五十多萬,跟所得從四千美金漲到兩萬美金相比,漲幅差不了多少,只是1984年到1997年的前十三年,人均所得漲幅是3倍,房價漲了一倍,1999年至2012年的後十三年,人均所得只漲了50%,房價卻漲了兩倍。
我想拜託報章雜誌不要再把老人家的故事一再搬出來「歌功頌德」,要讀者成天作夢,變相幫業者拱房價,笨蛋,那些人比你早出生二十年,還有,問題在薪資。
原文網址: 笨蛋,問題在薪資 | 好房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jean/article/17365839177
原文網址: 笨蛋,問題在薪資 | 好房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http://news.housefun.com.tw/jean/article/1736583917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