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張盛和 靠半棟房子起家

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掌理全國數十兆資產,財政部長張盛和的個人成家路,卻是靠著「半棟房子」起家。從來不曾為了投資目的而置產,但憑著多年的工作資歷與經驗,以及求學時期在台大商學系與美國愛荷華大學經濟研究所的學術訓練,張盛和觀察房價的發展,得出長期只漲不跌的結論。驗證自身的成家史,亦一點無誤。
財政部長張盛和的買房經驗,從「半棟房」開始。(圖/好房資料中心)
因為深信經濟發展會自然推升房價,「買房要趁早,求有再求好」的十字箴言,不僅是他自身實踐的購屋策略,也是他給有心置產者唯一的建議。
對他而言,「租屋」是非常吃虧的決定,他奉勸年輕人,寧可多吃點苦,把租金拿來付貸款,買下屬於自己的一屋片瓦,都比租屋划算。
以他自己為例,公費留美回台,只能租屋棲身;1979年結婚後,即使加上留美期間省吃儉用攢下的錢,手邊也只有14萬元,離買房成家還有很遠的距離。因為堅持一定要有個自己的家,他與太太努力儲蓄,加上岳父幫忙,婚後不久,就脫離租屋生活,但也只能與親戚合資,圓夢買下離岳父家只有幾步之遙的「半棟房子」,一住就是十多年。
產權一半在別人手上,即使是親戚也是「不方便」。買回另外半棟,成為張盛和年輕時最大的期望。幾經周折,最終得以數百萬元買回另外半棟,湊成完整一棟,那時,已是1992年。
至今,張盛和沒有搬過家,但經過幾度房產大漲、大跌期,這棟房子的身價還是比當時咬牙買下時,翻了六、七倍。
張盛和說,每回聽說台北房價每坪以「百萬」為單位計算,心中都暗自欣慰自己有房可安家。但是轉念一想,這樣的房價對初出社會的年輕人,將是如何沈重的負擔。
對於有心置產的青年人,他由衷建議,「第一間房」要先捨棄地段,將「先求有、再求好」列入置產法則。他說,只要肯吃苦,路遠不是問題,便宜又好的房子,還是有的。
張盛和已有約40年的工作經歷,當然不會只有現居的一棟房子。不過,張盛和只為「需要」買房子(例如子女成家),不為「投資」置產。也因此,他是永遠的「高點買家」,房子用來自住,漲跌對他而言沒有意義。事實是,即使買在高點,張盛和的經驗總是告訴他,房價永遠會有另一波高峰出現,早買一定比晚買有利。
張盛和貴為財政部長,最後一筆房貸他付到2011年。即便已是無「貸」一身輕的人,他還是認為,買房要以安身立命為原則,經濟能力不到某種程度,擁有多餘的房產,反而是負擔。這樣的購屋哲學,適合想要買房自住者,若要靠投資不動產致富的人,他的建議是:千萬別學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