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小套房7成貸款都行? 專家:留意「三不」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
小宅產品持續延燒,許多年輕首購族群選擇市中心小套房取代郊區產品,根據實價登錄資訊顯示,去年8月以來,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晴光商圈為買氣最旺的地段,其中更以小宅為主流,近期民銀行庫為搶小套房貸款,將申貸條件放寬,貸款最高可達7成,但專家仍提醒,未必所有小套房都適用。
民眾投資小套房得留意是否能順利核貸。(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小套房受限過去投資客大量進場,產品也不如一般3房住宅來得主流,加上有些產品公設比過高、條件較差,銀行為了降低風險,對小套房貸款承作較為嚴格及保守。不過,受到小宅成交量逐步上揚,套房貸款需求升高,民營行庫也針對小套房貸款放寬,甚至最高可貸款7成。
不過,小套房貸款並非全盤解禁,民眾得了解3項影響貸款成數的關鍵。第1、「地段性」:永慶房屋契約部經理陳俊宏指出,房地產講究產品的可及性,因此若小套房鄰近捷運站,貸款不會有太大問題,相反地,若附近交通條件較差,貸款成數恐怕也難達7成。
第2、「公設比、實用坪、產品力」:銀行針對產品較差的小套房,例如公設比過高或是工業住宅小套房,貸款審核嚴格,陳俊宏表示,主建物加附屬建物(不含公設的實用坪)13坪以下,較不容易貸款。
第3、「個人財力」:銀行主管表示,過去許多投資客湧入買套房,不過現階段若為自住客、首購族,只要有正當職業、足夠的財力證明,銀行是很歡迎這類族群,自然小套房要達到高成數,也不無可能。
若是待售量過高的套房社區,是否會影響銀行評估貸款?陳俊宏認為,還是會從以上3項條件先進行評估,他舉例,板橋「新巨蛋」先前待售量高,是受到奢侈稅滿2年解禁的關係,但因為地點佳,買方仍可談到不錯的貸款成數;不過,若是空屋率高的社區,卻可能讓貸款難過。另外,小套房利率各家銀行也有所不同,但相較先前多3%起跳,目前也有機會從2.5%起跳。

房市「媽寶族」大增? 被稱為最佳節稅方法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
房地產走了8~9年的多頭,這波漲勢之中,讓許多媽媽級「資深買家」進場置產,買房的理由時常是「幫小孩買」、「孩子以後要成家總要間房子」,堪稱是房市超級買家。由於高資產族群資金豐沛,衍伸出家庭資產配置的需求,往往幫小孩買房置產,就是最佳的節稅方式。
許多父母藉由買房給子女節稅。(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住在台北市北投區的薛媽媽說,前年在信義區買了1間小宅預售屋,就是用兒子名義購買,以後可以給兒子住。去年捷運木柵站的「信義18」公開標售,當時就有不少媽媽揪親朋好友到現場看屋,其中陳太太就表示,兒子雖然還沒出社會,但利用他的名義買房,不會被課到奢侈稅。
台灣人「有土斯有財」在置產上展露無遺,尤其許多富爸爸富媽媽,有錢就會想買間房子給小孩,薛媽媽說,幫兒子出自備款,但未來貸款由他去付,讓他們背房貸培養責任感。
以小孩之名購屋,其實背後是節稅的概念,舉例來說,同樣要贈送2000萬元,現金的話扣除免稅額220萬元,卻要繳178萬元贈與稅,但2000萬市值的房地產,贈與稅是用遠低於市價的公告土地現值,扣除免稅額,可能僅需繳17萬元贈與稅,兩者相當非常多。
至於以小孩名義避奢侈稅,大多是只要小孩分戶、戶籍遷入新宅,名下僅有1間不動產符合自用住宅,可避開奢侈稅,不過,近期國稅局卻解釋,只要資金動向不明,利用人頭買賣避奢侈稅,仍會遭追稅。

夫妻贈與避奢侈稅  小心破功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
奢侈稅上路以來一直流傳不少避稅方式,但國稅局為了抑制避稅歪風,針對課稅的模糊地帶,往往從寬解釋,因此上路至今清查不少避稅案例,其中,有民眾藉由夫妻回贈方式節省土增稅,卻意外得被課奢侈稅,等於完全破功。
民眾購屋時要搞清楚怎麼節稅,以免未來被追稅。(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2年前奢侈稅上路後,針對夫妻回贈房產避奢侈稅,國稅局曾解釋,將不動產贈與配偶,配偶「回贈」後再出售,就可避開奢侈稅。由於夫妻贈與售屋大多是為了適用每人「一生一次」土增稅10%的優惠稅率,財政部原本指出,夫妻互贈房產後,若總持有期間仍超過2年就免課徵奢侈稅。
不過,高雄市西區稅捐處舉例,民眾陳先生曾打電話詢問,太太打算出售房產,但已使用土增稅「一生一次」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聽朋友說藉由夫妻贈與方式,將太太房產移轉自己名下,就可使用「一生一次」土增稅優惠。
稅捐處指出,陳太太為節省土增稅,在2013年5月20日將房屋贈與給先生,陳先生在2013年7月10日以1800萬元出售房屋,並申請自用住宅優惠稅率,土增稅總共節省了100萬元;不過,陳先生卻不曉得,出售持有未滿1年的不動產,還是得課徵15%的奢侈稅。
專家提醒,奢侈稅往往國稅局有解釋權,民眾最好還是乖乖遵照法令,別鑽漏洞以免被追稅。

有屋族 平均每人1.47戶屋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財政部長張盛和近日曾表示,擁有多棟房子的囤屋大戶,將是奢侈稅修法改革重點;房仲業統計官方資料,國內共約有893.5萬間房子,但持有人僅607.5萬人,等於名下有房子的人,每人平均持有1.47戶房子。
北市男屋主最多房屋
進一步分析,全國「有產階級」中,女性明顯急起直追,男性共335萬人名下有房子,但女性也有271萬人。不過名下有房子的男性,擁有房子筆數明顯比女性多,特別是北市男屋主,平均每人持有1.69間房子,高居全國第一。
奢侈稅修法緊鑼密鼓展開,張盛和最近表示,全台擁有3棟以上房屋者共25萬人,要如何抑止這些囤屋大戶炒作歪風,將是奢侈稅修法的重點之一。
以男女來分,全國有505萬間房子,在335萬名男性名下,等於每一位男屋主名下平均擁有1間半的房子。女性也不遑多讓,有271萬名女性,擁有全國388萬間房子,平均每位女屋主也持有1.43筆房子。
以五都來看,台北市不論是名下有房子的人數、持有的筆數或平均持有筆數,都是高居第一,其中設籍北市、擁有房屋的男屋主,共有40萬人,持有67.8萬筆房屋,平均每人持有1.69筆房屋,多屋狀況更是位居全國之冠,排名第二的則是新北市男性,平均持有筆數也達1.67筆。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台北市房價在SARS後呈現上漲走勢,提供了不少投資置產的機會,加上在外來工作人口眾多的需求之下,讓包租公、包租婆的風氣鼎盛,因而相較於其它區域持有多屋的狀況更為普遍。
房仲:多屋不見得炒房
對於財政部研擬針對多屋族進行稅制檢討,房仲業認為,就數據來看,政策如上路,雙北市應首當其衝;不過台灣房屋智庫執行長劉怡蓉認為,擁有三間房以上的民眾不見得全是房市炒房客,政策如要推動,最好考量民眾實際使用狀況。


房市氛圍 樂觀轉觀望

【聯合報╱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
國泰建設與政大房地產研究中心昨天發布第2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全台新推案較前季價漲量增,延續高檔盤整格局,但新北市、桃竹地區推案量大、成交價下滑,玄奘大學財富管理學系副教授花敬群表示,房市氛圍從樂觀轉為觀望,第3季變數相當大。
根據國泰房地產指數顯示,今年第2季全台共有20998戶新推案,創下7年來新高,較前季增加19.9%,總推案量為3536億元,季增12.1%,其中又以桃竹地區及新北市新推案量較多,分別有7773戶、5992戶,季增41.7%、21.9%。
今年第2季全台平均房價為每坪27.83萬元,季漲2.54%,其中台北市新推案房價為每坪86.42萬元,比第1季漲11.48%,台中、台南、高雄則各為每坪18.37萬元、13.33萬元、17.45萬元,各漲4%至6%;反而推案量較大的桃竹地區及新北市,房價各為20.49萬元、39.7萬元,跌幅0.76%、6.37%。
花敬群表示,新北市、桃竹地區推案量都上揚,但價格卻開始出現下修趨勢,反而更具警訊,尤其桃竹地區第2季的推案量高達7千多戶,已創下歷史新高。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市中心房價無法撼動? LIVE解密實價登錄

市中心房價無法撼動? LIVE解密實價登錄

相關關鍵字 > 政策 , 實價登錄 , 高房價 , 好房NEWS , 莊孟翰

好房News記者李玲玲/整理報導
實價登錄將滿周年,目前累積的成交資料已破30萬筆。而這一年來,實價登錄猶如照妖鏡,揭露了不少房是怪現象,不僅豪宅天價行情破功,也有不少熱門區段出現了低價屋,可供消費者認清價差大的原因與事實。好房News即將在8月1日上線滿一年,為了讓網友真正看懂實價登錄,特別舉辦Live講座,邀請房產名嘴范世華與網友面對面,解密並傳授買屋心法。
 
大安森林公園指標豪宅「勤美璞真」,最新一波實價登錄成交紀錄中,打破每坪300萬元神話。(好房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實價登錄上線前,大安區房價動輒上看兩、三百萬,但近日最新揭露的「勤美璞真」出現了每坪以179萬元成交紀錄,打破了大安森林公園豪宅每坪300萬元的神話。其他像是信義區、大安區,也開始揭露了部份巷弄中,老公寓成交行情每坪30多萬元、北投、內湖區也有每坪20多萬元的成交價,不僅與市場認知差距大,也讓消費者認清了,路段、房屋條件等不同,價差也會拉大的事實。
太平洋房屋行銷部顧問李季鴻分析,實價登錄資料是以成交行情為基礎,若高價或低價案件數量較多,就容易拉動均價;不過就整體市場來看,台北市中心高價區、好條件房屋房價並未因為奢侈稅、實價登錄而鬆動,反倒是非台北市中心周圍炒作行情劇烈、釋出量大的區域,房價較容易受到挑戰。
但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認為,實價登錄目的不是要打房,而是要讓資訊透明化,但由於實價登錄會剔除高低價前後五%的資料,無法真實呈現房市的樣貌,即便高低價可能會帶給平均值誤差,不過訊息應該是要流通且直接呈現的,透過篩選、只提供平均值行情,容易導致民眾誤解,也會造成業界質疑。

沒忌諱! 鬼月不是問題 價錢才是距離

好房News記者林美欣/台北報導
8月7日即將進入中國習俗稱的鬼月,鬼月禁忌頗多,包括買屋、喬遷等等昔日大多數人都會避開這個月份,不過,根據調查,有6成民眾買房、看屋都已不再忌諱鬼月,甚至有7成認為鬼月反而有更多議價空間。而建商在今年鬼月的推案量據統計達1309億元,也較去年同期成長35%,買方、建商對於鬼月都「沒在怕」。
鬼月許多產業進入淡季,以往國人忌諱在鬼月買屋,不過,根據好房網調查,有6成民眾不忌諱在鬼月看屋,其中7成更認為,鬼月反而是看屋的好時機,因為議價空間可能更大,在高房價時代,鬼月已不是問題,價錢才是最遙遠的距離。
好房網總編輯表示,鬼月原本就是房地產的淡季,賣方較願意讓價,議價空間加大,再加上奢侈稅傾向只修不廢,而且閉鎖限期可能延長,在賣壓較大的地區,也會有比較好的議價空間。另外,在墓地、殯儀館附近的「福地宅」,價格比精華區域便宜3~5成,也不再是票房毒藥。像是南港軍人公墓的研究路三段,根據中信房屋統計資料,近3年成交價從19.9萬元/坪,漲到29.9萬元/坪,漲幅超過5成。
高房價時代,最遙遠的距離就是薪資永遠追不上房價,不過,買豪宅的還是大有人在,至於一般市井小民,根據實價登錄的資料顯示,五大都會區主要成交總價帶,台北市落在1000~1499萬元;新北勢落在500~599萬元;桃園、台中、高雄則集中在200~399萬元最多。

「黑心屋」別買! Sway教你「順手」摸出黑心

好房News記者王富民/綜合報導
漏水、壁癌、鋼筋外露,花錢買來的房子卻問題重重,恐怕會叫人欲哭無淚。然而,就算您已經睜大眼睛仔細觀察,卻還是防不勝防,購入的溫馨小屋,美麗的外表下很可能是一間不折不扣的「黑心屋」。
曾經與投資客合作的設計師匿名向《民視新聞》表示,為了降低整修成本,許多投資客要求他以裝潢掩蓋房屋的缺失,亦或是偷工減料將修補工程草草帶過,長久下來可能會造成結構損壞,甚至危害到屋主的安全。
房產專家Sway提醒民眾,看屋時應「順手」摸屋內牆壁,若發現有「疙瘩」或過多不平順的地方,可能就是水泥工程沒有做好,亦或是賣方以油漆掩蓋壁癌。另外,若房屋的天花板經過裝潢,應掀開查看是否有漏水的痕跡,避免買到漏水屋。再者,白天觀察屋內狀況,晚上更應該至現場查看是否有人出入,或燈光是否明亮,藉此查明該屋是否為投資客所有或純屬自住。
將積蓄投入買房,若發生購屋糾紛,民眾時常求助無門,消基會房屋委員林旺根接受《民視新聞》採訪時就表示,現行的不動產說明書不夠清楚,讓許多沒有耐心看完合約的消費者受騙上當。他還提到,只有向房屋仲業購買的物件適用於消保法,可按照規定求償;若向投資客等個體戶購屋,不適用於消保法,若遇到瑕疵等問題,恐怕會使購屋者求助無門。
買房,對多數人來說都是人生大事,唯有細心的觀察、謹慎的判斷和理智的思緒,才不會被房仲或投資客的話術和演技欺騙,買到問題不斷的「黑心屋」。

改頭換面賺增值 老屋拉皮要注意的3件事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
台北市都更不容易,許多社區退而求其次採取「老屋拉皮」,讓外觀煥然一新,如此也有助於房價增值,由於屋齡30年以上的房子較有拉皮需求,也代表有結構及耐震問題的老屋在評估拉皮的同時,更需留意未來居住的安全性。
台北市有許多老宅拉皮又改建,變得相當有味道。(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相較都更曠日廢時,換屋也需要一筆資金,民眾對老屋拉皮的意願也愈來愈高,尤其舊大樓的公設比僅約10%,相較新大樓動輒30%起跳,實用坪多就是中古大樓的優勢,也是民眾不想換新大樓的原因之一。老屋拉皮最得留意的3件事,第1、基礎的外觀磁磚重貼之外,由於建物已經老舊,最好還是評估進行室內補強。
第2、室內進行整建時,「牆」才是主角,尤其現在許多民眾喜歡將牆打掉,例如3房變大2房,如此對建築物結構有非常大的影響,最好在重新整建時兼具抗震、防火及美化的功用。
第3、若為屋齡更高的舊宅,最好水電管線全部重新更新,甚至各樓層梁柱、樓板及牆面,避免老宅拉皮之後只有外觀漂亮,房屋室內卻會漏水、出現結構不安全的問題。
目前台北市長期推出「台北市都市更新整建維護實施辦法」,最多補助總金額75%的費用,年限也從30年放寬至20年。

財長張盛和:囤房的情形很多

【聯合報╱記者林政忠/台北報導】財政部八月中旬將召開奢侈稅座談會,財政部長張盛和重申,奢侈稅「只修不廢」,因為若以身分證歸戶,全國約廿五萬人擁有三間以上房宅、數千人擁有八至十間房宅,「囤房的情形很多」。
張盛和透露,財政部委外研究發現,房仲業不僅新開家數多於關門店數,營建業還是近期國內「最賺錢行業」,代銷業者也支持奢侈稅穩定房價的成效,顯示奢侈稅並未衝擊房地產業。
他說,奢侈稅上路以來也達成政策功效,包括:一、房屋量縮、房價平穩,若無奢侈稅,房價將暴漲。二、量能課稅,大部分都課到高所得者,全國五分位的貧富差距,也從六點一六倍縮至六點一四。三、自住比重提高,抑制投機需求。
張盛和坦言,奢侈稅也有缺失,例如:非都市計畫土地、工業用地被炒作,奢侈稅就課不到,未來將納入修法課稅;學者也提出奢侈稅四大修正方向,包括:課稅範圍擴大、課稅年限延長、增加首購或非自願性換屋等豁免對象、專案審查。
張盛和說,「我心中已有兩套版本」,但財政部會先聽取各方意見,目前沒有預設立場。


實價登錄3盲點 有心人易炒作

【聯合報╱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8月1日實價登錄上路即屆滿周年,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表示,實價登錄雖提高房價透明度,但仍有盲點。
莊孟翰表示,例如高低價的前5%行情不揭露,單價未扣除停車位、增建,以及預售屋不立即登錄,使得有心人士可藉機炒作,房市不易健全。另外,實價登錄僅以區段化、去識別化的方式呈現交易行情,無法充分反映房價;香港、日本、美國都已經全面揭露,而我國不僅片面揭露,還剔除前後5%的交易,讓有心人士故意「被篩選掉」,隱暱成交行情。
其次是,實價登錄的單價換算不明確,有些房屋坪數內含車位或增建,若代書沒有換算坪數,直接以總價除以坪數,單價會「算低」,建商、賣方將坪數灌水,導致房價看似便宜,但實際上根本沒這麼便宜,誤導消費者。
莊孟翰表示,預售屋是區域市場的領先指標,但現行規定,預售屋只有代銷契約終止或完銷後才登錄,導致行情有時間落差,中間容易被有心人士操弄房價。
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王靚琇表示,實價登錄在於,讓民眾了解市況,遠高於一般行情的房價,對消費者買屋沒有幫助,因此直接剔除;換算單價方式也僅供參考,的確容易造成誤解,但目前也無法個案換算;預售屋立即登錄得必須修法才能實施,目前政府無此打算。
她表示,實價登錄實施1年,政府有意將過去資料整理後,發布分析報告,讓民眾更了解房市變化,但何時會發布,目前沒有時間表。
根據房仲統計,實價登錄上路後10個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約增加5%,其中新北市、高雄市分別增加9%、7%。

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房子有了那貸款呢? 民眾:撿到便宜卻買不起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
下半年正逢奢侈稅屆滿2周年,加上有延長年限的「寒蟬效應」,因此部分屋主一旦「解禁」,出售房屋的意願也提高,市場待售量明顯增加,不過,卻有民眾發生撿到低於行情的房子卻買不到,原因就在於銀行貸款趨於嚴格,包括工業住宅或周遭有嫌惡設施的物件,要貸款也更難了。
民眾要留意工業住宅或附近有嫌惡設施的房屋,貸款不易。(圖/好房資料中心)
今年37歲租在內湖,並育有2名幼齡小孩的Lisa說,已經看了2年房子,最近一陣子發現釋出物件比較多,前陣子去看1間工業住宅,剛好符合自身需求,價格有比2年前便宜,屋主也願意談,原本有打算下斡旋,但卻發現很現實的問題。
Lisa說,長期都有留意政府提供的優惠貸款,貸款成數幾乎可達8成,利率也比較低,多少能夠減輕家庭負擔,不過,後來發現優惠貸款只適用住宅跟商業用,工業住宅不能申請。
銀行業者指出,目前財政部有推出「公股銀行辦理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原則 」,最高可貸款8成、最高額度500萬元、最長年限30年,利率也比較優惠。工業住宅雖可登記自用住宅,但優惠貸款認定是依照建物登記謄本為基準,大部分工業住宅會顯示「辦公室」或「工業」,就不符合貸款標準。
銀行業者表示,近期貸款不足的物件較過去多了一些,民眾要注意,有些房子比較便宜,但未必能順利貸款,舉例來說,如房屋附近有聲色場所、電塔等嫌惡設施,都會影響貸款成數,原因在於銀行為了風險控管,會預期貸款人若房屋被法拍,未來的房屋轉手性的問題。
建國資產管理總經理劉坤圖表示,鄰近嫌惡設施的住宅,目前多僅能貸款6成,同樣的,購屋地點較為偏僻或屋齡太高,願意貸款的銀行也會比較少。

實價登錄將滿周年 民眾:片面房價「霧煞煞」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
實價登錄8月屆滿周年,實施至今採去識別化、標籤化,因此都以路段門牌1至50號作為查詢區間,不過,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最多資訊僅到成交總價、交易樓層,至於詳細屋況,如是否有頂樓加蓋、景觀及戶別方位,諸如訊息仍有限,民眾認為,看得還是「霧煞煞」。
台灣實價登錄不夠看,鄰國香港揭露非常詳實。(圖/擷取香港中原地產官網)
去年8月施行的實價登錄政策,在10月有首波登錄房價可查詢,即便台北市政府已經發布首波房價指數趨勢,但整體資料還是「見樹不見林」。今年33歲、住在板橋的Roger說,平時習慣上線查詢住家附近房價,但發現只有不需扣除車位坪數及價格的公寓產品,房價比較好判別,如果是大樓物件,還得自己換算,假若發現附近有特別低價或高價成交,從實價登錄網頁,根本不能了解原因為何。
Roger說,一來是難以判別哪棟社區成交,二來是屋況也無從得知,搞到最後,覺得看實價登錄網頁太累了,也懶得看。全國不動產總經理石吉平表示,目前政府第一步是想讓民眾知道房價沒實際上那麼貴,加上想保護個人隱私,所以單一登記案件的資訊不多,因此現階段民眾若想得知進一步訊息,可向當地房仲打聽。
相較台灣的實價登錄還在起步階段,鄰近的大陸、香港、日本都已經有完善的實價登錄系統。以香港的實價登錄為例,會詳實揭露門牌號、樓層位置等,房屋仲介可將資料庫彙整,善加利用成為提供給民眾有利的訊息。
例如香港房仲龍頭中原地產的官方網站,彙整了過去16年的成交紀錄,並利用政府的實價登錄資料製作「中原城市指數」,另外,只要點選待售物件,凡是物件歷史成交價位、社區地圖、各樓層價格,甚至將最低叫價、最高喊價都列出,揭露完全透明化的訊息。相較之下,台灣的實價揭露訊息不足,恐怕還得再加油。
物件位置地圖也很實用。

奢侈稅再加碼?政策移植 滋味難測

【聯合報╱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
奢侈稅修正案近來有新進展,除了大家預期的「只修不廢」、「延長年限」、「廣開善門」外,經過財政部委託學者研議,參考香港、新加坡規範,「加碼演出」由買方支付「額外奢侈稅」新議題;換言之,如果誠如媒體所披露的方向,那麼未來房屋交易不只賣方繳稅,連買方也要受累。
姑且不論這議題是真是假,一直以來,台灣在房產政策上其實頗為「好學」,不只奢侈稅,高鐵站周邊開發規劃學習日本,社會住宅政策師法香港與新加坡等等,相關前例不勝枚舉,但結果總是和「原汁原味」有那麼點不大一樣。
歸咎原因,制度本身沒有立場與對錯,但國情不同,總是該做點調整。舉例來說,光是學習新加坡「組屋」和香港「公屋」的國宅政策,常常考察年年講,可是不敢冒秉公處理、嚴格考核的大不韙,調整後會「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此外,政府很喜歡以政策風向球對產業與民眾進行「壓力測試」,放任市場揣測與想像,讓虛擬影響真實,造成市場恐慌之後再來「正名」。這樣的作法只會造成市場不穩定,以奢侈稅來說,從「測試」民意,政策宣示與公布,最後到政策上路,足足花了半年時間。
反觀香港或大陸,多等政策明確再釋出消息,以減少政策釋出和正式上路時間產生的恐慌,讓政策歸政策,而非陷入口水戰,這其實是台灣最該學習的部分。
回頭聊聊新版奢侈稅,相較於香港與新加坡兩地,在地理環境上,台灣面積遠大於兩地,且南北差異不小,政策上路可能讓資金持續流入低基期區。
此外,台灣國際化程度不足,加上對海外資金的限制,台灣住宅市場的外國炒家其實沒有香港與新加坡那麼多;說白了,這些年多頭都是自己炒出來的,加上台灣近幾年仍以房地產做為內需引擎,在周邊布局未臻完善,一次下手太重,弄得不好,資金出走之外,還會大家都受傷。
每每看到「考察」來的新政策急匆匆上路,雖然心中淡定,可腦子總會跑出些成語,說重一點是「東施效顰」,說得朦朧些,大概就是很多事物換個地方,結果就大不同的「淮橘為枳」,植物如此,律法、制度也亦然;若把全盤移植就當作全盤考慮,那結果若能甜美如昔,真的應該好好謝謝老天慈悲。

獲利了結? 高雄售屋增溫

【聯合報╱記者陳信升/台北報導】
圖/經濟日報提供
美國量化寬鬆(QE)政策可能退場,加上奢侈稅傳可能修法延長課稅年限,近來民眾售屋意願轉強。根據好房網統計6、7月五都新增委售物件,以高雄的釋出量最大,短短一個月委售量成長飆升36%;另台北市、新北市的新增委售物件成長也都超過一成。
好房網總編吳光中指出,高雄近2年房價有不少漲幅,且今年329及520檔期推案量體大,新成屋與中古住宅市場競爭趨熱,價格上揚情勢已大幅趨緩。稍早由於經濟情勢不佳,前一波北客南下的置產族考慮獲利出場,是7月新增委售量大增的原因。
至於雙北房市波動,通常被視為全台房市指標,對市場議題也特別敏感。吳光中說,近期央行管控力道漸強,加上奢侈稅2年閉鎖期陸續鬆綁,使得7月屋主售屋意願攀升;若以6月委售物件當作基期,台北市新增委售物件量成長達18%,新北市部份也有14%的增幅。
不過,統計資料顯示,委賣物件的開價與上月相較,都還呈現微幅走揚的趨勢。專家認為,由於市場前景難料,不少敏感度高的屋主,已開始對物件售價進行測試,但均價應不至於有大幅的變化。
學者楊宗憲則認為,高雄房市近兩年漲幅已接近2成,市場調節賣壓自然出現,但對於總市場衝擊不大。且北、高兩地市場差異性極大,目前觀察房市結構大幅調整的因素都尚未出現,估計委售物件量增應屬短期效應,不至於全面衝擊整體市場。



名家觀點/救救下一代…打炒房得更猛

【經濟日報╱記者吳泓勳整理】
黃耀輝
政府制定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奢侈稅),很重要的用意在於抑制不動產短進短出。但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實價登錄制度上路後,全台房市交易量能上漲4.95%,持續揭露出來的豪宅價格,也出現攀升的跡象。目前財政部正在檢討修法,在持有期間與特定資金這兩部分,應要有更具嚇阻炒作的設計。
從2011年通過奢侈稅的實施後,至今已經兩年,雖然剛開始,對於壓制投資客房市的投機心態,確實有所助益,但畢竟有些投資客口袋比較深,奢侈稅規範兩年的持有期限屆滿,還是可以在房市興風作浪。
可見目前的設計持有期限成為一大盲點,因為不太長,效果有限。財政部新一波的修正檢討時,建議首要行動就是拉長課徵特銷稅的持有期間,可以參考香港、新加坡或南韓的作法,對短進短出的不動產炒作期間認定,都延長為三年到四年。其實如以更嚴格的德國作法,稅負之外,甚至還會有刑事責任。
另外就是對炒作資金來源的規範。根據我的觀察,在台灣炒作房地產的資金,也包含國外的資金在內。換句話說,曾經受到熱錢炒作房市情形嚴重的香港、新加坡,類似的資金也投入台灣,星港兩地對此的因應作法,同樣是祭出重稅率,來設法改善。
舉例來說,對於買賣雙方,除了房屋交易的移轉稅率外,也會藉由印花稅等其他稅負,壓制熱錢炒作誘因。整體而言,稅率多超過20%,比台灣目前奢侈稅最高15%稅率高出許多,用的是「外重內輕」的策略。
除了房價被炒高的問題之外,我要提醒的是,台灣的房屋市場,還有一個可藉由奢侈稅解決的亂象,就是「一戶多屋」的現象。根據估算,目前台灣一個人名下有超過三棟房屋的人數,超過25萬人,反映台灣財產稅、地價稅等房屋持有稅率過低,提高投資客進場的誘因。長期而言,增加不動產持有的相關稅率才是根本的辦法,但就現階段來看,利用奢侈稅配合地政機關資料,可以讓將一戶多屋的投資客,增加他們不動產交易稅負。
現在台灣的房市供過於求,還會出現高房價,與市場資金太多有關係,所以才需要透過奢侈稅,抑止炒作,房價普遍降低,年輕人的購屋壓力也才會減輕,否則的話,受影響的可能不僅是房市,總體經濟也會深受其害。
舉例,現在台灣年輕人想買房,真的買了之後,個個都變「屋奴」,每個月繳房貸的金額,占所得收入的比重越來越高,這將讓年輕人不敢消費,連帶影響到台灣內需市場的發展。
況且,當不動產市場投資的錢這麼好賺,還有誰願意把資金放到別的投資標的?當資金過度挹注於房地產市場,排擠掉產業發展需要的資金,根本上將影響到台灣整體經濟的發展。因此,不管從單一的健全房市目標來看,或是從更廣的經濟發展層面來看問題,目前台灣的房地產市場,都必須透過政策手段,調整回正常狀態。(本文由財政部財政健全小組委員、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稅系教授黃耀輝口述,記者吳泓勳整理)


都更 業者:應搬開三大絆腳石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遠雄、國揚、長虹、華固、興富發等建商均表示,都市更新要重新啟動必須先解決政府公權力不彰、釘子戶、程序過於冗長等三大問題,才有機會重現曙光。
遠雄企業集團副總經理蔡宗易指出,文林苑案雖定讞,但對都更案仍不敢太過樂觀,就依過去建商常遇到的問題,包括釘子戶問題無法解決、政府公權力不張,加上都更法愈修門檻愈高,讓大家對於都更案沒信心。
蔡宗易說,以遠雄建設位於北市木柵、景美、新北市和南部的都更案為例,都因對於都更案不敢太樂觀,只能被動進行。
國揚實業總經理彭邵齡表示,過去兩年國揚因北市獵地困難,全力轉攻都更案,卻因「文林苑」事件,讓國揚對內面臨釘子戶坐地起價問題、開發人員時間成本浪費,對外又因政府機關對都更案審查緩慢、不積極,造成進行中的都更案猶如走入死胡同。
長虹建設指出,都更案進行至「權利變換」階段時,常因為部分釘子戶獅子大開口,讓建商無力負擔,迫使進行已久的都更案停擺,影響其他已同意戶的權益,若無政府公權力介入解決,都更案很難重新啟動。
華固建設也強調,少數坐地起價的不同意戶,需要政府公部門出面處理,否則會出現少數人脅迫多數人,都更很難繼續走下去;另外,政府都市更新審議委會審查過程過於冗長,也是推動另一項阻力,政府應簡化程序,讓公部門更有效率,才能讓都更案再動起來。
彭邵齡強調,政府未做好都更宣導,讓參與都更的建商形如洪水猛獸,政府應以疏導代替防堵,且必須藉由政府公權力解決釘子戶問題,並把都更程序簡化,讓政府、民眾、開發商三贏,都市更新才有走下去的可能。


奢侈稅座談 財長:囤房的情形很多


【聯合報╱記者林政忠/台北報導】財政部八月中旬將召開奢侈稅座談會,財政部長張盛和重申,奢侈稅「只修不廢」,因為若以身分證歸戶,全國約廿五萬人擁有三間以上房宅、數千人擁有八至十間房宅,「囤房的情形很多」。
張盛和透露,財政部委外研究發現,房仲業不僅新開家數多於關門店數,營建業還是近期國內「最賺錢行業」,代銷業者也支持奢侈稅穩定房價的成效,顯示奢侈稅並未衝擊房地產業。
他說,奢侈稅上路以來也達成政策功效,包括:一、房屋量縮、房價平穩,若無奢侈稅,房價將暴漲。二、量能課稅,大部分都課到高所得者,全國五分位的貧富差距,也從六點一六倍縮至六點一四。三、自住比重提高,抑制投機需求。
張盛和坦言,奢侈稅也有缺失,例如:非都市計畫土地、工業用地被炒作,奢侈稅就課不到,未來將納入修法課稅;學者也提出奢侈稅四大修正方向,包括:課稅範圍擴大、課稅年限延長、增加首購或非自願性換屋等豁免對象、專案審查。
張盛和說,「我心中已有兩套版本」,但財政部會先聽取各方意見,目前沒有預設立場。

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

矛盾大對決竟在英國? 富豪為「金銀島」變海盜

好房News記者曾鈴雅/綜合報導
英國年輕千萬富豪James Challis,近期被國際媒體披露豪擲數百萬英鎊(約合數千萬台幣),請專人打造一座「金銀島」,一圓他個人的海盜夢。不料炫富行為樹大招風,該計畫竟被當地政府抓包未申請規劃營建許可,若是違法強行建造,千萬富豪恐槓上政府變成真海盜;猶如矛盾大對決的情節,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英國富豪花數百萬英鎊打造的金銀島,恐因地方政府的一個決定而淪為荒島。(圖/引用自Daily Mail
先前由強尼戴普主演的海盜系列電影,在全球掀起一股海盜熱潮,現年29歲的James Challis也正因如此乾脆把家族遺留下來的大片莊園,拿來打造他夢想中的「金銀島」。雖然他以紀念祖父John Dickerson之名來打造,但狂擲數百萬英鎊(約合數千萬台幣)在島上重建18世紀風格的海盜生活場景,實則一圓他自己想叱吒風雲的「海盜夢」。
復刻18世紀殘破的頹廢風貌,讓人彷彿穿越時空真實來到海盜冒險樂園。(圖/引用自Daily Mail
這座佔地高逹60英畝的「金銀島」並不在加勒比海,而是在英國東部劍橋郡(Cambridgeshire)郊區的查理斯島(Challis Island),是James 的祖父在1970年代為開採砂石而買下至今。當2011年家人以5000萬英鎊的價格賣掉祖父一手創辦的運輸事業,家中長老於是決定利用這筆錢,為家人蓋一座供家人休閒娛樂享用的私人島嶼,遂交由James Challis全權來規劃這項計畫。
整座島嶼建築都是根據富豪手繪草圖,以木頭手工建築而成。(圖/引用自Daily Mail)
 
整座「海盜村」的樣貌都是工匠依據James Challis手繪的草圖,以木頭手工打造而成。整體建築殘破飄零、古舊粗獷的外觀,主要是復刻18世紀喬治王時代格魯吉亞殖民時期的原始風貌;所有人工打造的場景從棕櫚樹、斷垣殘壁、瀑布、瀉湖、遊船碼頭、海灘、賓館、到酒吧一應俱全,甚至為了逼真,房屋屋頂還用真茅草來搭蓋,讓人仿彿穿越了300多年,身歷其境當年的海盜冒險樂園。
這座島究竟會成為金銀島還是荒島?一切只能聽候地方政府的決議。(圖片引用自Daily Mail)
這一切看似美好的計畫,不料經國際媒體報導後,被地方政府抓包未申請規劃營建許可,以致目前地方政府才開始要追溯這項營建計畫的申請書,若在21天的審查期中,滙整地方各界意見後仍未獲得認可,此計畫恐將告吹。
若政府不核準興建此座海盜村,千萬富豪恐將變成海盜,上演一場搶奪金銀島的矛盾大對決。(圖片引用自Daily Mail)
然而這座島的施建計畫早在18個月前James就已經授權一家為富人圓夢的公司開始建造,如今若是審核不過,這位千萬富豪究竟會繼續違法完成,還是屈就政府決議而放棄?這座島會變成千萬身價的金銀島,還是淪為一文不值的荒島?英國社會各界都在等著瞧。

QE退場+美升息 台經院:房價續漲恐有限

好房News記者吳孟謙/綜合報導
台經院今天上午舉辦「景氣動向調查月報記者會」,首度公布6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較5月下滑,受美國量化寬鬆(QE)恐提前退場等影響,國內房市下半年應審慎應對。台經院產經資料庫副研究員劉佩真表示,受美國量化寬鬆擬退場干擾及銀行自律措施,6月房市成交量下滑,5大都會區成交量較5月有8.2%至23.9%的衰退。
台經院指出下半年景氣動向仍不明朗,房市操作宜審慎評估。(圖/好房資料中心)
6月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5.1點,較5月修正後的95.89點,略為減少0.79點,至於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則是98.34點,較5月修正後的98.97點下跌0.63點,是去年12月以來的次低點。劉佩真分析,營建業未來半年,受政府拉抬民間參與公共工程案件,景氣相對較好。不過,房市景氣能見度出現逐步下降,主因是美國QE將進入尾聲,「讓房市投下較不確定因素」。
劉佩真特別指出,美國QE走向,對國內房市影響相當關鍵,因最近幾年推升房市上揚是資金炒作,下半年率先反應是豪宅市場,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孫明德也表示,今年廠商營業氣候測驗點是「高高低低」,起伏不定,與過去呈往上或往下趨勢,顯示今年經濟情況與往年不同。

住市區比郊區安全? 美國新研究恐引爆遷居潮

好房News記者林彥呈/綜合報導
先前藝人陶晶瑩郊區家中有蛇來訪,近日又壟罩了狂犬病的陰霾,難道郊區真的比較危險?美國近日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住在郊區,受傷甚至意外致死的機率,平均比住在都市還要高出20%,且以發生車禍事故最為頻繁,顯示住在市區比郊區安全!因此有人調侃說,住在郊區的朋友得多注意自身安全了,不然就搬往市區住;預計此項調查恐將引爆一陣遷居潮!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住在郊區遭非人為意外死亡風險比住在都市高,尤以道路意外發生機率更高。(圖片/引用自Daily Mail)
美國研究學者Sage Myers博士表示,車子、槍枝以及毒品,在美國是三項致人於死的主要因素,雖然大城市發生凶殺案的他殺風險也不低,但若以交通事故意外受傷或致死的機率來看,住在郊區因交通意外受偒或致死的機率,反倒比住在都市還要高出40%;其中原因除了郊區較忽略行車安全之外,醫療資源及急救設施較為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住在郊區因交通意外受偒或死亡的比例比都市要高40%。(圖/引用自Daily Mail)
另外若進一步比較都市與郊外因意外受傷或死亡的機率來看,住在市區,每10萬人之中大約平均會有10.58人會遭逢意外受傷或死亡;然而在同樣10萬人口中,住在郊區平均因意外受傷或致死的機率就高逹27.61人,相差近2倍以上;猜測是因為郊區人煙稀少,駕駛僥倖開快車,稍有不慎就會發生擦撞等意外。
所幸此份研究僅以美國當地為調查基礎,否則近年台灣因為都會區房價高漲,使不少購屋人口改遷移至房價相對便宜的郊區買房,或甚至以時間換取空間而向南部移居,若真的住在郊區便宜卻不安全,而住在市區房價貴卻相對安全,恐讓有意移居的民眾會猶豫究竟要為了安全而蝸居在高房價的都市裡,抑或是甘願搬到房價便宜但得多注意自身安全的郊區中?
不過就相對調查數據來看,此份研究也點出了住在市區或郊區同樣都具有風險,因此無論住在那裡,最重要的仍是平時多注意自身安全才是上策。

「師大商圈條款」上路 合法店面恐再飆漲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
師大夜市從超人氣商圈被「抄家」打回原形成為區域商圈,主因在於住三用地違規開設餐飲業、6米巷道卻開設飲食業,風波紛擾了將近1年半,許多業者更擔心會擴及至永康街、東區等重要商圈,台北市發布新制正式上路,新設立的違規店家將被直接開罰,業者預估,將促使合法店面價格再飆漲。
師大商圈因違規使用遭民眾抗議檢舉,走向衰敗之路。(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台北市違規使用新制裁罰7月25日正式上路,未來只要是住三用地開設酒吧、餐廳將面臨遭直接開罰,第1階段對使用人處6萬元罰鍰、3個月限期改善,第2階段對使用人、所有權人處各10萬元罰鍰、第3階段再各罰30萬元並可能面臨遭強制拆除。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總工程司高文婷指出,目前師大夜市已經有專案處理,不適用新法,但新制一上路有兩項意義,第1、新設立的違規店家將面臨直接被開罰,第2、既有的違規使用成為列管對象,換句話說,市府希望凍結現況,不讓違規使用情形再增加,但列管對象若遭檢舉,仍會評估進行開罰。
面對台北市大多商圈、夜市都是住商混合,甚至許多小巷店家生意比臨路店面好,這也是台灣本有的特色,新法若嚴格上路,小巷店面價值恐怕一落千丈。永慶房屋店面事業部經理鄭朝鶴指出,投資店面的人必須慎選產品,假設已經遭鄰里投訴的店面,勢必要評估轉手後是否繼續租給同樣的承租方,或慎選承租方開業屬性。
若打算承租店面的民眾,也最好先詢問台北市商業處是否合法使用,免得才一開店,就被檢舉投訴。建國資產管理總經理劉坤圖認為,巷道太窄、位於住宅區的店面價值若下跌,代表可投資的店面產品總量減少,換句話說,合法的店面價值更高,價格可能再往上漲。
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指出,這幾年許多住宅區1樓變成店面,增加了都更的困難,違規使用也容易造成像師大夜市一樣的鄰里衝突,政府早該積極作為稽查。

最貴豪宅 北市皇翔御琚每坪260萬

【聯合報/記者陳信升/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昨天揭露,忠孝東路五段的「皇翔御琚」每坪成交價260萬元,創實價登錄上路以來最貴的住宅。 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北市政府昨天揭露新一批不動產實價交易資訊,其中北市信義計畫區豪宅「皇翔御琚」有一戶登錄總價為5.15億元,換算每坪單價260萬元,總價及單價都創下揭露以來的新高。
昨天揭露的實價交易資訊是「皇翔御琚」4樓,總價5.15億元,坪數約229.15坪(內含3個車位),每坪單價約260萬元,突破元月揭露的台北市「仁愛一品」豪宅每坪240萬元的價位;總價也打破「信義之星」有一戶3.45億元的成交紀錄。
另外,「皇翔御琚」昨天揭露的戶別另有3個車位,車位總價為1790萬元,換算平均每個車位價格近600萬元,也創下實價揭露以來新高車位價格。
「皇翔御琚」原名「皇翔F4」,坐落北市信義計畫區忠孝東路五段236巷內,2012年被評為亞洲10大豪宅中的第6名。基地面積約2622坪,共規劃48戶,有190與290坪兩種規格。雖外傳每坪房價突破300萬元,但建商及代銷業者三緘其口,外界始終難探其真偽。
實價登錄後,豪宅價格透明化,但許多業者都號稱建案都有200萬元以上的「身價」,不過至昨天「皇翔御琚」成交資訊曝光前,全台僅「仁愛一品」每坪突破200萬元大關。
據了解,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指標豪宅「皇翔御琚」買方皆頗具實力,包括震旦國際、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及夫人梁秀卿都是屋主。而根據地籍資料,昨日實價登錄所揭露的4樓買家,是從事衛浴用品產銷的高羽集團何姓大股東。


名家觀點/救救下一代…打炒房得更猛

【經濟日報╱記者吳泓勳整理】黃耀輝
政府制定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奢侈稅),很重要的用意在於抑制不動產短進短出。但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實價登錄制度上路後,全台房市交易量能上漲4.95%,持續揭露出來的豪宅價格,也出現攀升的跡象。目前財政部正在檢討修法,在持有期間與特定資金這兩部分,應要有更具嚇阻炒作的設計。
從2011年通過奢侈稅的實施後,至今已經兩年,雖然剛開始,對於壓制投資客房市的投機心態,確實有所助益,但畢竟有些投資客口袋比較深,奢侈稅規範兩年的持有期限屆滿,還是可以在房市興風作浪。
可見目前的設計持有期限成為一大盲點,因為不太長,效果有限。財政部新一波的修正檢討時,建議首要行動就是拉長課徵特銷稅的持有期間,可以參考香港、新加坡或南韓的作法,對短進短出的不動產炒作期間認定,都延長為三年到四年。其實如以更嚴格的德國作法,稅負之外,甚至還會有刑事責任。
另外就是對炒作資金來源的規範。根據我的觀察,在台灣炒作房地產的資金,也包含國外的資金在內。換句話說,曾經受到熱錢炒作房市情形嚴重的香港、新加坡,類似的資金也投入台灣,星港兩地對此的因應作法,同樣是祭出重稅率,來設法改善。
舉例來說,對於買賣雙方,除了房屋交易的移轉稅率外,也會藉由印花稅等其他稅負,壓制熱錢炒作誘因。整體而言,稅率多超過20%,比台灣目前奢侈稅最高15%稅率高出許多,用的是「外重內輕」的策略。
除了房價被炒高的問題之外,我要提醒的是,台灣的房屋市場,還有一個可藉由奢侈稅解決的亂象,就是「一戶多屋」的現象。根據估算,目前台灣一個人名下有超過三棟房屋的人數,超過25萬人,反映台灣財產稅、地價稅等房屋持有稅率過低,提高投資客進場的誘因。長期而言,增加不動產持有的相關稅率才是根本的辦法,但就現階段來看,利用奢侈稅配合地政機關資料,可以讓將一戶多屋的投資客,增加他們不動產交易稅負。
現在台灣的房市供過於求,還會出現高房價,與市場資金太多有關係,所以才需要透過奢侈稅,抑止炒作,房價普遍降低,年輕人的購屋壓力也才會減輕,否則的話,受影響的可能不僅是房市,總體經濟也會深受其害。
舉例,現在台灣年輕人想買房,真的買了之後,個個都變「屋奴」,每個月繳房貸的金額,占所得收入的比重越來越高,這將讓年輕人不敢消費,連帶影響到台灣內需市場的發展。
況且,當不動產市場投資的錢這麼好賺,還有誰願意把資金放到別的投資標的?當資金過度挹注於房地產市場,排擠掉產業發展需要的資金,根本上將影響到台灣整體經濟的發展。因此,不管從單一的健全房市目標來看,或是從更廣的經濟發展層面來看問題,目前台灣的房地產市場,都必須透過政策手段,調整回正常狀態。(本文由財政部財政健全小組委員、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稅系教授黃耀輝口述,記者吳泓勳整理)


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房市怪象層出不窮 實價登錄確定有看懂?

好房News記者李玲玲/整理報導
台灣房市隨著美國「QE退場說」、奢侈稅最後修訂等國內環境變化下,如今實價登錄屆滿一年,房價也開始赤裸呈現,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就指出,去年整體房市買氣差,實價登錄也影響購屋信心,導致房市買氣轉弱,不過去年十月內政部首度揭露資訊後,反而加深民眾購屋信心,今年初房市詢問度及交易也開始熱絡。
實價登錄滿週年,好房News特別舉辦粉絲團講座,邀請房產專家范世華與網友面對面對談。(圖/好房資料中心)
黃舒衛分析,去(2012)年整體房市買氣轉差,因為除了奢侈稅,實價登錄也影響購屋信心,去年全年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32萬9741棟,比起2011年的36萬1704棟減少了8.84%,其中台北市下滑幅度更高達22.73%。
面對市場買氣驟降,加上美國醞釀發放第三波貨幣量化寬鬆政策,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後,準備推動日圓貶值等國際政局變動,熱錢湧入下,台灣資金再度活絡,帶起一波購屋熱。
太平洋房屋行銷部顧問李季鴻分析,從去年底一路發酵到今年中的購屋熱潮,根據內政部公布的最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來看,今年1至5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4萬8146棟,比去年成長了16.29%,但儘管上半年買氣熱絡,但是民眾最關心的市中心房價,卻沒有太大變化。
尤其是這一年來,實價登錄成為不肖人士炒做房價的工具,千萬店面、膨風豪宅等層出不窮,意圖掩蓋真實房價,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為了遏止這種房價膨風,甚至祭出「禁口令」,近日更公布了台北市房價指數,提供消費者更「真實」的參考。
實價登錄滿週年,儘管政府展現打房決心,但買賣雙方對於房價的認知差距變大?還是變小?一般消費者該如何解讀實價登錄的資料,並且成功殺價?好房News將邀請房產專家范世華在8月1日中午12:00至13:30,在「好房News粉絲團」舉行Live講座,和網友面對面,解析並傳受購屋心法、看懂實價登錄資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加入好房News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ohousefun)。

房市利多列車將至終點? 有錢人售屋先下車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採訪報導
衝擊今年下半年房市2大主因,為QE醞釀退場及實價登錄房價不如預期,相較一般受薪階級最在乎利率問題,這2點卻會讓有錢人繃緊神經,重新考慮資產配置的狀況,甚至有些置產更認為現在該「下車」獲利了結。
豪宅面臨價跌,置產客是否態度轉趨獲利了結?(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政府前幾年大動作針對預售屋換約進行查稅,而針對投資客也並非單一案件查稅,而是連帶清查其他不動產交易,若出售預售屋獲利卻沒申報年度財產交易所得稅,則會進行追稅動作;甚至去年有業界傳出,出售成屋的財產交易所得未依契約價格核實課稅,而是依照房屋評定現值乘上獲利率,這種較低的財交稅報稅方法,也會遭國稅局要求補稅。
大師房屋總經理陳建慶指出,有錢人在台灣賣房遭查稅,心情就不爽快,也會影響豪宅買盤。事實上,這幾年高總價產品飆漲,都是有錢人資金堆疊出來的榮景,不過隨著美國QE政策考慮退場的消息釋出,也觸動了資產族敏感神經,所謂獲利了結的動機想法也增多了。
投資客黎小姐說,前幾年在信義區、松山區、新莊副都心都有投資預售屋,其中松山的房子已經賣了,目前台北市房價處於高檔,除非是核心精華地段,否則不會貿然進場。
信義計劃區房仲也透露,有些屋主會藉由釋出物件「試水溫」,隨時測試風向,因此待售的豪宅也變多。房仲說,有錢人對經濟狀況非常敏銳,有時候他們未必打算賣屋,而是藉由將物件丟入市場,測試買方的接受度,往往在多頭市場想買的人多,屋主則吃下定心丸,展現強烈的惜售姿態;但房市較為不明朗之際,這些待售物件具有測試作用,若房市風向一轉,屋主即便只有小賺,也就賣了。

奢侈稅只修不廢 田大權:台灣房市將「關禁閉」

好房News記者蘇彥菱/臺北報導
奢侈稅修法在即,財政部提出未來4大修法方向,包括只修不廢、延長持有年限、擴大課稅範圍及仿照星、港針對買家課稅等4項原則。對此,名嘴田大權認為,一旦實行,台灣房市即將關進「禁閉室」,最終落得全民皆輸!
財政部委外所做的奢侈稅檢討報告,提出4大修正方向,田大權認為,這只會讓台灣房市關進禁閉室,甚至判死刑!(圖/好房資料中心)
首先,田大權認為,「只修不廢」就是一個讓人看不懂的堅持。無論就實質稅收或從房市交易量來看,都未見成效。稅收部分,當初估計每年有151億之稅收,事實上,2年多來僅收到57.54億。或說,房市交易量下滑是奢侈稅帶來的正面效益,比較今年5月與去年(民101年)1月的全國買賣建物棟數,確實減少12.36%,然從各都交易量來看,5都當中,惟台南及高雄二都的交易量增加,其他3均呈現減少,可見投資客轉往南部置產投資,促使南部房市交易量暴增。
其次是「延長年限」,田大權認為,學者鑒於2年時間過短,因此要延長,但又如何證明3到4年就夠長?光憑感覺的推論與分析方法,實在讓人難以信服。
再次為「擴大課稅範圍至工廠、農地等非都市土地課稅」,田大權指出,這很明顯是個「補漏洞」的措施。在自由機制下,所有的投機行為就是為了挑戰制度的不完美而存在的!如今,學者建議擴大課稅範圍,倘若將來出現了新的投資標的,是否還得繼續「增列、管制」下去?
然而,最令人感到荒謬的,即「仿照香港、新加坡針對不動產買家課稅」」這項。首先,香港和新加坡的房市環境與台灣截然不同,況且,就整體表現來看,也印證了星、港的打房是失敗的,仿照一個失敗的政策,意義何在?
更離譜的是,即「針對買家課稅」。他認為,這已違反資本主義及自由經濟的思維。若要針對「非自用買家課稅」,意謂著「房東」從此消失,因為「囤房」是罪惡的,如此一來,台灣房市可能不只是「關禁閉」,而是「判死刑」!
最後,他認為回歸市場機制,才是解決房市亂象之道,一味管制或緊縮,只會掀起恐慌性買盤,使正常的市場機制消失,「房價」成為市場僅存指標,建商不願提升品質,消費者買不到優質的房子,全民皆輸。

北市價格指數首亮相 業界評「改進空間很大」

好房News記者馮牧群/採訪報導
臺北市府預告多次的「房價指數」終於登場,由於實價揭露屬個案資訊,加上個案品質差異性高,地政局於是以實價登錄資料庫為基礎,每月推出類似物價指數概念的住宅價格指數,讓民眾抓住房價趨勢。對此作法,業界卻認為太過專業,未分析詳盡反而易造成民眾困惑。
臺北市官方「房價指數」的效用如何,仍有待後續觀察。(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拍攝)
臺北市地政局指出,房仲業者習慣以計算平均房價方式發布價格變動訊息,但因各時期市場交易物件品質存在差異,且各家成交資料來源不同,所謂的「均價」未必真實反應價格水準的變動,因此業者提供的數據經常出現較大幅度波動,特別是房屋品質落差較高的地區,更容易產生這類問題。
一手推動價格指數的臺北市副市長張金鶚指出,先進國家都有房價指數提供民眾做購屋參考,這是國內第一次由公部門發布數值,希望其他縣市跟進實行,讓消費者瞭解,房價上漲往往只是個案,並非整體性上漲,以藉此杜絕市場炒作風氣。此次調查發現,去年8月開始,臺北市受實價登錄影響,指數短暫下滑,到了今年3、4月,房價才溫和補漲。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由政府發布的價格資訊相對具公信力,用意值得肯定,不過他認為,市府將北市區分成四大區塊,僅考量房價相近及同心圓概念,但各區的買方動機、購屋預算及產品條件都不盡相同,分區的標準未考量各行政區特性,也與估價「同一供需圈」的學理、技術規範稍有扞格,所代表的意義不大,單獨呈現各區的分析資料反而較具參考價值。
黃舒衛還說,所謂「價格指數」與「標準住宅總價」等專業名詞,不利於一般民眾閱讀了解,和大眾對市場交易的認知有落差,若未經專家解讀,恐怕會降低政府公開資訊的美意。另外,實價登錄目前車位尚未分算,及預售屋交屋造成的價格落後問題,同樣會影響調查數值。

借人頭炒房能逃稅? 國稅局抓稅有撇步!

好房News記者馮牧群/採訪報導
「借人頭」炒房能逃過奢侈稅?不少民眾認為,只要利用名下無房產的人頭買賣不動產,即便短期、多次轉手,仍可規避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奢侈稅),針對這種杜絕投機歪風,無所得短期買賣房地,及疑似用人頭賣屋的個案將被國稅局加強查緝,已有投機民眾因此補稅受罰。
投資客與國稅局高手過招,彷彿宣告「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拍攝)
國稅局說明,雖然《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規定,所有權人僅有一戶房屋,且持有期間無供營業使用或出租者,在持有期間兩年內出售免課徵奢侈稅;但投資客一旦被查獲利用人頭於短期內買賣房產規避奢侈稅,就是違反該條例規定,利用他人名義銷售房地,除了要補課稅款,還要被處以漏稅額三倍以下罰鍰。
日前臺北就有名下擁有多筆不動產的投資客A,於2012年11月出資,以B及C的名義分別從法院拍賣取得兩戶房產,隔月馬上由B、C分別出售,成交價為1000萬元及400萬元,利用奢侈稅排除課稅的規定企圖逃稅。事後國稅局發現A、B、C三人其實是親屬關係,再查對價款收付情形發現,B、C的購屋款項竟是A出資,賣屋合約書也是由A代理簽訂並收取款項,國稅局因而裁罰A必須補繳15%(各150萬元及60萬元)的奢侈稅給國庫。
奢侈稅首要的目標是抑制市場上的投機買方,目前已初步收到成效,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國稅局仍持續對各種常見的避稅手法研擬防堵措施,也讓這場政府與投資客的鬥智大戰愈演愈烈。

財經觀點/資金集中炒房 土地稅制該翻修了

【聯合報╱林建甫(台大經濟系教授)】
台灣近年來民間投資不彰、消費不振,主因之一就是國內房地產價格太高,不僅民怨四起,資金也集中投資利潤高的炒房。但民眾同時得負擔高房價,無法再做其他有效消費,突顯國內土地稅制有大翻修的必要。
助長不動產投機行為的主因,就是不動產稅制的缺失。在台灣囤積大豆、麵粉,炒作原物料,都要受到「公平交易法」的規範;但養地、囤房的炒作不用受到懲罰,任由有心人士炒房,十分離譜。
自從遺產及贈與稅大幅調降至單一稅率10%後,海外資金大量回流,卻未相對提供產業投資機會,導致游資泛濫,同時因房地產利潤太高,導致資金集中投資房地產,這是不對的,也是不合理的。政府的配套機制是去培植值得期待的產業,放寬投資限制等,讓資金有適何的投資標的,且能合理獲利。
我們整個土地稅制有很大的問題,使得投機、囤積炒作房地產的成本過低,轉手獲利卻異常豐厚。
但要修房地產稅的工程相當浩大,且涉及修憲,恐非短期可行,因此政府即以課「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也就是一般俗稱的「奢侈稅」處理。
目前財政部的期末研究報告已出爐,應還是會繼續實施,並針對「漏網之魚」如農地、工業用地,「一戶多屋」者加重課稅。奢侈稅至少已達到階段性的任務,房市交易「量」這個泡沫已被戳破,但政府接下來應好好思考想恢復到正常的「價」該怎麼走?
我認為,改革的第一步應是建立有效而合理的土地與房屋評議機制,並有評複機制,可針對民眾的個案進行審議。近來國內屢發生爭議的土地徵收問題,根本原因也是缺乏有效的土地評議機制,導致雙方認定的價格相差太大。
現行不動產課稅制度,是以遠低於不動產實質價值的公告地價、房屋評定現值及公告現值為稅基,雖是由地價審議委員會所評定,「但30年來幾乎都沒有改變,跟市價落差很多。」
地價會幾十年不變,使得不動產所有人持有及移轉房地產的賦稅成本偏低。這不僅不科學,更是一種行政怠惰。現在任何買賣都是實價,銀行估價也是實價,若只有房地產不能實價估算,「非常沒有道理」。
(本文由林建甫口述,記者林毅璋整理)

台灣金服賣捷運宅標出六成 接近市價

【經濟日報╱記者邱煜婷/台北報導】
台灣金服昨(24)日標售捷運迴龍站公寓新屋,脫標率近六成,其中以2、3樓競爭較激烈,每戶得標價約介於839至1,045萬元間,換算每坪約29.65至33.83萬元,與當地市場行情相當。
台灣金服接受賑災基金會委託,昨日標售新莊區「雙鳳社區」A棟14戶新成屋。因房屋總價低於1,100萬元,吸引不少民眾參與投標,開標現場有超過50人到場觀看結果。
據台灣金服公告,14戶房屋中,有13戶是位於2到5樓的公寓住宅,另一戶為店面;住宅每戶坪數約28坪至35坪,總價約827至1,060萬元,店面為47坪,總價2,910萬元。現場共吸引16封標單,多集中在2、3樓的公寓住宅,多吸引超過三封以上標單競標。最後共順利標售出八戶住宅,溢價率約在0.02%~11.4%間。
其中一戶2樓公寓,共有四封標單搶標,由民眾加價近百萬元後,以958萬元得標,溢價率11.4%;倒是標售底價最高的1,045萬元的4樓公寓,民眾僅加價5.05萬元便得標。台灣金服表示,整體而言,因為底價和當地市價差不多,因此溢價空間不大,標售價格大多與底價差不多。
得標人表示,雖然底價並沒有特別便宜,但因為是新成屋,因此參與投標,未來打算自住。
台灣金服分析,流標戶多是4、5樓住宅,主因公寓要爬樓梯,高樓層較不受青睞,未來將擇期再推出標售。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公寓以2、3樓較受歡迎,高樓層較難脫標。


住商混合違規 新裁罰基準上路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
北市新的違規使用裁罰基準,列為C類既存違規使用,如永康商圈(圖)、延吉街商圈等,將發函店家另覓合法的地點,不會直接開罰。 記者盧振昇/攝影
北市住商混合情況嚴重,為避免師大社區爭議重演,北市府針對都市計畫法訂出新的裁罰基準,將所有違規分為A、B、C三大類,新裁罰基準今天起上路
違規情節重大的A類及今天起後新設立店家的B類,未來只要一被檢舉、查獲,立刻依都市計畫法開罰。
若是既存違規的C類,將函請店家另覓合法地點;但嚴重影響公安者,將直接依都計法裁罰。
不過市府已設專案小組者,如師大社區、未立案宗教場所、資源回收業,以及已有專業法令,如網咖、電子遊樂場、舞廳舞場等特許行業,將依現行機制處理,不適用新的違規使用裁罰基準。
師大社區爭議引發民眾對於居住品質的重視,住商混合情況嚴重的永康商圈、延吉街商圈,也紛紛傳出有居民抗議商家造成噪音、空汙等問題。
都發局今天公告裁罰新制,依照違規情節輕重、新設立優先執行、和主要分區劃設相容與否及違反公安等四大原則進行裁處。
都發局總工程司高文婷表示,新的裁罰基準,將違規案件分為三大類。
其中A類為「嚴重違規使用」,如住三設飲酒店業、特種零售業、殮葬服務業者。
B類則是今天以後設立的新店家,只要其設立條件,如路寬、樓層高不符分區使用規定者,都將直接依照都市計畫法開罰6至30萬元,採連續罰,必要時將斷水斷電。
不過若像永康商圈、延吉街等商圈,本就有既存違規使用情形,但可能路寬、樓層、營業樓地板面積等「附條件」不符規定者屬C類,將函請業者盡速另覓合法地點。
民眾若有疑問,可電洽1999。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房屋微整形 賣個好價錢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小小裝修
•補登坪數
•印象加分
•清空雜物
•滿租出售
隨著一波波實價揭露,各地交易行情愈見透明,現況顯示,同一社區,成交價往往有不小差異。好房網表示,比較貴的房子,除了地段、樓層、景觀等因素,屋況也很重要,屋主如能在售屋前做一下「微整形」,更有機會賣個好價錢。
首先,在賣屋之前,建議做一下牆面粉刷、重新格局到地板翻修等「簡單輕裝修」,付出少許的裝修成本,換得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屋況,往往行情也會高一些。
其次,住家如果公寓,出售前記得查一下陽台或樓梯等公共空間有無登記,如果沒有,應先補登坪數,多個幾坪往往就可多賣個上百萬元。
第三,好房網總編吳光中指出,房子好不好賣,在買方推開一樓大門的剎那,「印象分數」就已經決定八成的命運,因此更換樓梯間燈管、燈罩,把自家和鄰居鞋櫃整理一下,讓樓梯動線整潔、明亮,是保持房價不墜的不二法門。
第四,一般而言,窗明几淨的空屋,可以清楚看出室內空間感、採光及動線,比起擺設傢俱、堆滿雜物的屋主現住屋,空屋比較容易受到買主青睞。
第五,如果是投資型出租產品,如公寓改套房,則記得要在房子滿租時出售,不只接手的投資客意願較高,也可以較好的行情出售。


實價登錄效應 房市交易增5%

【經濟日報╱記者郭及天/台北報導】房產交易實價登錄制度實施即將屆滿一年,實價登錄實施後十個月較之前十個月,全國房屋交易量增加4.95%,而且由於資訊透明度提高,減少了買賣雙方與仲介業務人員的摸索期,改變了房市的交易型態。
根據房仲業者的觀察,實價登錄實施後,出現三個現象,首先改善資訊不對稱的情況,減少膨風價格的出現,交易過程再也沒有神秘感,加速交易流程;其次,由於實價的參考性高,提高買方的購屋意願,交易量反而增加;同時,首購自住買盤躍居主流,低總價、低自備的平價房當道
實價登錄去年實施時,不少業者一度擔心價格透明後,因買賣過程及資訊攤在陽光下,會讓房市交易停滯。但事實上,房價透明讓房仲業務人員只能搶快來增加成交機率,例如某品牌仲介公司在台北市精華區段的加盟店,擁有「幾乎天天成交」業績,每個月成交案少說30件;觀察信義房屋今年上半年營收59.6億元,年增率更高達39.3%。
據台灣房屋統計實價登錄實施前後十個月的交易量變化,發現實價登錄後全國交易量增加4.95%。台灣房屋智庫執行長劉怡蓉表示,有別於奢侈稅政策消極的壓抑調控房市,實價登錄政策因正向提供房價資訊,推動買房出價意願,賣方開價也迅速收斂,買賣移轉件數不減反升。
實價登錄更大幅改變了房市交易型態,首購自住買盤成為主流,平價房市當道。例如過去新北市平價區林口、三峽、淡水等房市交易量大增,台北市今年甚至有近半交易量是不到30坪的小宅產品,顯示平價化、小宅化已成為大台北房市趨勢。
再依永慶房產集團統計今年前五月實價登錄資料,發現台北市成交坪數以20坪以下,以及20到30坪的為最大宗,占比分別為25.7%、23.4%,近半購屋客都選擇面積不到30坪的小宅,其中又以中山區及內湖區為小宅交易最多的地區。
新北市小宅化情形也很明顯,30坪以下小宅占總交易的47.2%。
永慶代銷事業處總經理葉凌棋表示,台北市房價漲多,購屋行為在總價考量下只能朝面積較小、屋齡較老或向市區外圍延伸策略,在愈晚入場愈追不起房價的壓力下,為先求有再求好,多數以產品總價作為主要篩選條件,「低總價、低自備」中小宅產品成為最夯的主流產品。

房價高攀不起 北市「小宅」當道

【聯合報╱記者陳信升、江碩涵/台北報導】
台北房價高不可攀,過去以投資為訴求的小宅,反成為自住首選。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訊統計,今年1至5月的買賣移轉件數,北市成交坪數以「20坪以下」及「20至30坪」為大宗,占比分別為25.7%、23.4%,合計近5成,顯見在高房價時代,小宅成為北市最熱門的產品。
不過,房產專家認為,自住需求的買盤進駐小宅,是被北市高房價所迫,但是若以投資角度來看,則非常不建議以小宅為投資標的。尤其權狀坪數小於15坪,不僅貸款成數較低,以台北市的空屋率仍高,投資小宅仍存有不少風險,若精算淨利率不到2%,則不宜搶進。
永慶代銷事業處總經理葉凌棋昨天表示,實價登錄資訊自去年陸續公開後,自住買盤逐漸對價格產生認同,較勇於進場與出價,加上台北市房價漲速快,民眾有越晚入場越追不起房價的壓力。因此符合自住買盤需求的「低總價、低自備」中小宅產品成為市場主流產品。
進一步觀察實價登錄資料,發現在30坪以下的中小宅戰場,以「中山區」最火熱,占比達21.7%居冠;其次分別是內湖區11.0%、文山區9.6%及北投區9.5%。
另外,實價登錄上路將滿周年,房仲統計實價登錄上路10個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發現實價登錄後全台房市交易量增加4.95%,其中又以新北市林口區交易量大增7成最多。
內政部統計,從去年8月至今年5月止,全台房屋買賣交易量共28.5萬棟,其中又以新北市6萬棟最多,台中、桃園均3.9萬件分列2、3名,高雄排第4,台北市只有3.2萬棟,為第5名。
相較於實價登錄前10個月,新北市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成長9.21%,高雄市、台中市各成長7.85%、5.89%,桃園成長3.06%,全台平均成長4.95%;僅台北市、新竹縣減少1.17%、6.85%。
台灣房屋智庫執行長劉怡蓉表示,實價登錄政策讓房價透明化,不僅賣方膨風開價收斂,民眾買房出價意願也提高,反而加快了房市交易速度和熱度;分析各都會區交易回溫較明顯區域,可發現「平價當道」,新北市交易回溫熱區前三名就是房價相對較低的「林、三、淡」區域,林口交易量增72%,三峽、淡水分別增加56%、26%。

北市公布住宅價格指數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官方版北市「住宅價格指數」昨天公布。台北市政府以類似物價指數概念,分析北市房價走勢,去年八月到今年四月的漲幅約百分之六點七;以四個分區來看,中山松山南港區漲勢相對較明顯,最低的是萬華文山北投區。
台北市長郝龍斌指出,住宅價格指數,未來將每月公布。市府以實價登錄資料庫為基礎,以價格相近及同心圓概念,將北市十二行政區合併為四個次分區,並以去年八月為基期,分析發現今年四月全市房價指數為百分之一○六點七。
以標準住宅來看,屋齡廿二年、建坪廿七點一九、總樓層數九樓的五樓物件,總價為一三三五萬元,較去年八月上漲百分之六點七。地政局局長黃榮峰說,住宅價格指數除排除一樓店面,因套房樣本數不足,也未納入。
若進一步細分,去年八月至今年四月,大樓比公寓漲幅略高,大樓上漲近一成,公寓則為百分之六點三八;但若只看今年三月以來的漲幅,公寓漲勢反比大樓多,分別為百分之三點廿七、一點八九。
北市副市長張金鶚說,受都更影響,去年十、十一月及今年一、二月公寓價格走低,但三月起又走揚,應是民眾信心回籠。
中山松山南港區的漲勢最大,但該區標準住宅價格仍略低於全市,價格最高的還是大安信義中正區,為一九六六萬元。張金鶚表示,中山等三區漲幅較大,應是受捷運松山線預期心理影響,但最外圍的萬華等三區近三、四月間也明顯上升,出現補漲效果。
內湖區一位房仲業者表示,房價指數的房價通常偏低,以內湖區為例,市府公布的標準住宅每坪平均五十萬元,不可能買到捷運周邊十分鐘路程以內的電梯大樓。
業者:分四區太籠統
【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房地產業者昨天表示,台北市政府提供的數據較具公信力;不過僅將台北市分為四個區域,過於籠統,對於民眾來說,實用性較低、較難理解房價走勢。

住宅價格指數/真實反映房價趨勢

【聯合晚報╱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
房地產行情資訊多,令人眼花撩亂,為了真實反映台北市的房價趨勢,台北市政府比照行政院主計總處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午首度發布住宅價格指數,並從今年7月開始,未來每個月定時公布,這也是首度由官方公布不動產價格指數。
北市房價指數是以去年8月實施實價登錄的日期做基期,根據北市上午公布的房價指數,從去年8月至今年4月,全市住宅價格指數為106.70,標準住宅平均總價為1335萬元,較去年8月上漲6.70%,和今年3月相比,也上漲1.23%。
台北市長郝龍斌指出,過去的房價指數,都是民間單位發布,很容易受到當月、當季,交易物件的區位、品質所影響,出現大幅波動,北市的房價指數,根據實價登錄資料庫計算,控制樣本,相對來說,參考價值較高。
北市地政局長黃榮峰指出,北市的住宅價格指數,包括全市住宅價格月指數、公寓及大樓住宅價格月指數;另將價格相近的行政區,分成4個部分,編製分區住宅價格月指數。
地政局指出,住宅價格指數,針對住宅,排除1樓店面,另,套房部分,因成交的數量少,樣本數不足,並無套房指數。因簽訂買賣契約時間和查核過程影響,房價指數公布將有3個月的時間差。
至於指數計算方式,地政局舉例,以去年8月做為基期,指數設定為100,假設今年6月指數為105,可解釋為6月份住宅價格較基期上漲5%。
郝龍斌指出,北市公布房價指數,目的是透過客觀、透明的數據,了解房價波動與價格趨勢,避免價格哄抬與資訊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