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低薪,又剛好遇上高房價時代,使得成家立業難度大增,年輕人因擔憂自己的財務狀況而引發身心問題的比例大增。美國保險和財務規劃公司 Northwestern Mutual 報告指出,超過四分之一的千禧世代認為財務壓力影響他們的工作表現,比例超過一般人的兩倍,四分之一的比例感到身體不適,還有一半的人感到沮喪。
MarketWatch 報導,1980 年後出生的千禧世代在 2007 年經濟衰退期間進入就業市場,工作不穩定、薪水增加幅度緩慢引起的焦慮感受無處不在,報告稱約 69% 的人因為收入問題感到焦慮,67% 的人表示怕存不夠錢,53% 的人則是擔心失去工作。
高房價是主因之一,在美國另外一個問題是學生貸款空前的高。不過千禧世代也是最會花錢的世代,約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有過度消費的傾向,超過 X 世代的 26%,以及 19% 的嬰兒潮世代。大約三分之一的千禧一代還表示,他們已經花掉本該做其他用途或儲蓄的錢,也遠高於 15% 的 X 世代和 4% 的嬰兒潮世代。
他們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調查指千禧世代每年在基本支出的平均花費比上一代高出 2,300 美元,包括雜貨、天然氣、餐館、咖啡和手機帳單,千禧世代每月在餐費花 233 美元,而老一代的花費是 182 美元,手機費每月 161 美元,而老一代人的花費是 135 美元。
專家建議有幾種方式減少自己的財務焦慮感,第一是減少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以免陷入「比較與絕望的陷阱」。經濟學家凡勃倫(Thorstein Veblen)1899 年出版的著作提到炫耀式消費,描述新富人購買奢侈品以展示經濟實力並提高他們社會地位的現象。現在這個現象透過社群媒體幾乎無所不在,使得炫耀性消費、同儕壓力,不落人後的現象並不僅限於富人。
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馬歇爾商學院(Marshall School of Business)行為經濟學家 Fernando Zapatero 認為,「人們很多決定主要是基於這種比較效應」。Zapatero 表示,「衡量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可以刺激一些人獲得經濟成功,那種競爭性的衝動促使他們更努力工作,投資更多,堅持不懈」。但也可能導致人們浪費錢來處理對自己而言並不重要的事,譬如看到鄰居買名車也跟著買,看到別人出國也跟著出國,卻忘記還要付小孩學費。
第二是建議縮小自己的財務目標,以避免對買房或退休等更大目標感到無望。最終,人們必須想清楚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把心思放在自己的決定和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其他人的生活,且必須意識到,其他人的奢侈生活方式可能並不如表面上那麼容易達成,譬如他們可能有很多債務,也許他們要工作到 75 歲,你永遠都不會知道背後是什麼,所以停止比較,焦慮感肯定會大大降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