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4日 星期六

阻房價飆漲 調升房屋贈與稅率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整理

房地合一稅制通過後,財政部認為,一方面可藉此抑制短期炒作,鼓勵民眾長期擁有房屋;另方面會促進金融穩定,因為房市安定可減少動盪。這種邏輯,不僅昧於基礎經濟學理論,也不符合現代投資與金融理論,更無法解決台灣燃眉之急。
台灣眼前最大問題,其一是房價所得比過高,上班族無力購屋;其二是民間不投資本地生產事業,薪資普遍停滯。前者打擊年輕族群士氣,造成社會氛圍不安且緊張。後者阻礙生產力提升,並壓抑長期經濟成長動力。
房地合一稅並不能遏止資金湧入房市,只能讓資金在房市停久一些,或許房價波動幅度縮小,但不代表長期的房價會降低。要把房價所得比拉下來,須壓低投資房市的長期報酬率,調整房屋贈與稅率,才是當務之急。
2008年通過的「遺產及贈與稅制改革方案」,把遺贈稅的最高稅率降為10%,此後全台房價指數上漲28%,雙北更是飆漲六成。內政部統計顯示,贈與房屋棟數在2009年是3萬3千棟,到103年已超過5萬5千棟,而房價最高的雙北,贈與移轉棟數就占六都總和的42%。
富人將房屋贈與成年子女,稅負比現金贈與至少低50%,「贈與越多就獲益越多」,所以開始大肆搜購房屋。成功大學研究顯示,近年來遺產稅收減少,但贈與稅收增加,稅負的因素最為重要。
政策鼓勵富人長期擁有房屋再贈與子女,等於把龐大的民間資金困在房市,排擠對生產事業的投資。房贈稅過低,在避稅的高報酬誘因下,就算富人不想炒房「也等於被政府逼著去買豪宅」。若不確實處理贈與稅負過低的問題,房地合一稅制只是個花瓶罷了。
我認為,解決之道,一是大幅調升房屋贈與稅率,二是使贈與上市櫃股票稅率優於贈與現金。兩者皆可引導資金投入生產性投資,增加在台灣本地的生產及就業。
囤屋贈與的長期誘因消失後,房價在短期或長期都難以飆漲,從房市流出的資金大量投入事業,還可提高勞工薪資;房價所得比,在兩頭夾攻下,當然會降低。大家不再長期擁有過多房屋,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才能減輕,房地合一稅制不能促進金融穩定,但是壓低不合理的房贈稅率卻可做到。
(本文由孫效孔口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